揭秘 | 鮑師傅爆紅背后:中國烘焙業(yè)的“江西商幫”頭條

餐飲界 / 王瑛 / 2017-06-06
你可知道,火出天際的鮑師傅,來自于“中國面包之鄉(xiāng)”,一個小縣城走出了4萬多人的烘焙軍團?
餐飲界

你可知道,火出天際的鮑師傅,來自于“中國面包之鄉(xiāng)”,一個小縣城走出了4萬多人的烘焙軍團?

你可知道,為什么大街上一陣風似的賣桃酥,又一陣風似的賣起了紅棗糕?

你可知道,“江右商幫”也就是贛商,這一稱雄中華工商業(yè)900多年的史上實力最強商幫,給鮑師傅們傳承下了哪些經營密碼?

1 火出天際的鮑師傅,其實已開了13年    

《中國餐飲報告(白皮書2017)》顯示:面包甜點已經成為80后、90后喜歡消費的品類,而且消費者中65%為女性。 這一由年輕群體和女性群體為引導的品類,正在且并將煥發(fā)出更大的活力。

任何品類的紅火,都少不了強勢品牌的帶動作用。如今提到烘焙這個品類,少不了鮑師傅。

很多人知道鮑師傅,是因為最近幾年的互聯網傳播。但其實,早在2004年,鮑師傅創(chuàng)始人鮑才勝就與家人一起,在朝陽區(qū)中國傳媒大學附近開起了面包房,并首創(chuàng)了“肉松小貝”這一品類。

揭秘 | 鮑師傅爆紅背后:中國烘焙業(yè)的“江西商幫”

之后,鮑師傅轉型為窗口型特色糕點店,又陸續(xù)研發(fā)出不同口味的肉松小貝、提子酥、棗糕、蛋黃酥等20多個品種。

從2013年開始,鮑師傅開始擴張,店面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地相繼出現。2015年,鮑師傅在天津專賣店的日營業(yè)額達4萬—5萬元。消費者瘋狂排隊將鮑師傅推上“網紅”之位。通常,在鮑師傅店面買糕點,排隊要在三小時左右。

一時間,“金典鮑師傅”、“至尊鮑師傅”、“鮑大師傅”、“鮑老師糕點”等一系列高仿門店也遍地開花。

人紅是非多。鮑師傅的躥紅,也一路伴隨著各種口水:有分析爆品成因的,有質疑找托排隊的……

孰是孰非暫且不論,一個事實是,在鮑師傅身后,站著中國面包之鄉(xiāng)及其4萬多“烘焙軍團”。

比如,你是否注意到,為什么大街上一陣風似的賣桃酥,又一陣風似的賣起了紅棗糕?

2 背后的“中國面包之鄉(xiāng)”:爆紅與七種基因有關?  

鮑師傅創(chuàng)始人鮑才勝的家鄉(xiāng)——江西資溪縣,是“中國面包之鄉(xiāng)”。資料顯示:江西資溪縣人口僅有13萬人,卻走出了一支4萬多人的“面包大軍” ,8000余家面包蛋糕店星棋羅布地開在全國1000多個城鎮(zhèn),更跨出國門,走向俄羅斯、越南、緬甸等國,面包產業(yè)年創(chuàng)產值超過60億元 。

在資溪的街頭,熟人見面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話不是“吃飯了沒”,而是“最近又到哪兒做面包了?”

據說,形成這一現象的根源,在于1987年,當地兩個剛從部隊退伍的青年,利用在部隊學會的面包制作技術,率先在當地開了第一家面包店,當年贏利2萬多元。隨后,渴望致富的人們紛紛加入面包經營行業(yè)。

強烈的創(chuàng)業(yè)意識,與當地人獨特的經營理念和經商思維相結合,才誕生了如今的“面包之鄉(xiāng)”。濃厚的資溪基因,也深深影響著那些走向全國的“面包軍團”。

在業(yè)內看來,江西商幫作為一個獨特的現象存在于烘焙市場中,某種程度上,其產品運作“自成體系”:

基因一:重渠道。 湯姆馬克餐飲品牌設計機構的李曉透露,江西烘焙商幫一般拿有很多門面房,然后什么項目好做就換什么項目,他們是以渠道資源為特點來做的。而且,換品類也是一起換 ,比如桃酥賣得好,就集體賣桃酥;紅棗糕賣得好,就集體賣紅棗糕,這樣容易形成一種產品勢能。

基因二:敢拿鋪。 這個群體拿鋪子從來不心疼,只要是好的鋪位,不惜代價也要拿到。 很多烘焙行業(yè)老板算算賬,覺得鋪面不掙錢,但是江西商幫就敢拿。

“像上海的鮑師傅,其店面租金200多萬,70多平米,老板卻敢下手。”一位業(yè)內人士透露,那里不但是上海的時尚商圈,而且人流量巨大。而鮑師傅在北京的店面,幾乎都開在“女人街”最好的位置。

基因三:重產品。 一般的烘焙店面,很多會在環(huán)境、推廣、產品展示上投入,這就有了很高的均攤。而江西商幫的鋪面一般都會忽視這些方面的投入,把更多的投入放在鋪面選址和產品上。

基因四:專注力。 江西人開的店,產品一般不多,都集中火力專精一兩個單品 。 在同行業(yè)追求產品多樣化、高利潤的時候,他們往往也很專一,比如鮑師傅放棄很多品類,如生日蛋糕、月餅、冷柜產品等,專心主打“肉松小貝”。

基因五:高性價比。 江西商人傳統(tǒng)觀念濃厚,在其品牌的呈現上,也大多以樸素、實用為主。 在烘焙市場追求高逼格時,鮑師傅非常理性地選擇了大家都看不上的“大眾平價市場”。高性價比不止是老年人喜歡的,對所有消費者都適用。

基因六:重技術。 資溪每年春節(jié)或清明,要舉辦一兩次的面包烘焙和裱花比賽或講座,行業(yè)中的臺灣、香港、廣東等地的烘焙技師會帶來最前沿的技術交流,促進產品不斷精進。

基因七:重傳承。 資溪建立了行業(yè)培訓學校,一年培養(yǎng)近5000名學生。業(yè)內不少人表示,中國的烘焙市場如果少了江西資溪人,不會發(fā)展得這么快。

千和品牌創(chuàng)始人老楊說,鮑師傅類糕點店的老板一般學歷不高,但非常務實和謙卑,不追求暴利,在前輩們的言傳身教下,不貪成為他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 。

落在經營理念上,可以發(fā)現,他們的經商經驗是以銷售盡手中的商品和捕捉商機為原則,因此從產品、選址、銷售、宣傳、品牌推廣等方面都是以結果為導向,少有跟隨當下烘焙市場的潮流,在裝修、包裝、營銷動作進行過度投入。 

長期精煉一兩款產品,不僅提高了性價比,提升了效率,更降低了成本,最終利潤并不低。 

這樣看,江西資溪的“面包軍團”出走到全國,就像當初沙縣人出走全國助力沙縣小吃的推廣一樣,帶著濃厚的地域基因。

3  4萬多人里只出了一個鮑師傅,為什么?    

但是,任何事物都要兩面看。4萬多江西烘焙商幫里,也才出了一個鮑師傅,為什么?

在專注品牌研究的千和品牌創(chuàng)始人老楊看來,歷史上的江西商幫,確實帶動了中式糕點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甚至于20年前,很多江西烘焙品牌占領了一二線市場。但隨著近幾年消費需求的升級,很多江西商幫品牌開始向鄉(xiāng)鎮(zhèn)撤離,只有少數品牌例如鮑師傅還能堅守一二線城市。

這是因為,最開始的一代江西烘焙商幫,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,因此在品牌升級、設計研發(fā)、工廠化運作、現代化運營上的發(fā)展比較滯后。但江西商幫二代,因為經歷了現代教育與當下的烘焙市場培育,在運營、研發(fā)、環(huán)境等方面開始進行升級、迭代。

老楊說,在烘焙市場,影響品牌發(fā)展的兩個重要因素是產品豐富度和產品迭代程度。 而江西烘焙商幫很多品牌因為固有的發(fā)展思維受限,在這一市場競爭中并不占據太大優(yōu)勢。

“未來江西烘焙商幫個別發(fā)展會好一些,大部分可能會遭遇淘汰?!崩蠗铑A言。不重視品牌發(fā)展、連鎖化方式運營的品牌,會逐漸在這股潮流中被市場洗牌。

本文來源:餐飲老板內參,由餐飲界m.thebridgeofsanluisrey.com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
免責聲明: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m.thebridgeofsanluisrey.com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絡,僅供用戶免費查閱,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時性和有效性,若網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、延誤、不準確、錯誤和遺漏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處理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

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


媒體官方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