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挑戰(zhàn)星巴克的品牌僅用2個字便震動了星巴克頭條
星巴克——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,在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(qū)開了2萬多家門店,市值800億美元,已是難逢敵手。
美國有一個精品咖啡店品牌,目前全球只有27家店,雖然規(guī)模遠不及星巴克,但非?;鸨瑯I(yè)內都說它有挑戰(zhàn)星巴克的潛質。
能夠如此地步,它的秘訣就兩個字……
咖啡狂熱愛好者的逆襲
這個咖啡品牌名叫Blue Bottle Café(藍瓶咖啡),來自于美國加州奧克蘭,成立于2002年,至今完成了3次融資,總融資額1.21億美元。
投資人中不乏Twitter、Instagram創(chuàng)辦人等硅谷科技大佬,摩根斯坦利也有投資,估值不明。但卻被認為是將手工咖啡館商業(yè)化、開展規(guī)模經營的最成功的案例。
盡管成立的時間不長,但是Blue Bottle這個名字可是有著幾百年的歷史,那是1683年歐洲第一間咖啡店的店名。
藍瓶咖啡創(chuàng)始人
Blue Bottle Café的創(chuàng)始人兼CEO名叫詹姆斯·弗里曼(James Freeman),今年49歲了,他曾經一度要把吹單簧管當做自己的事業(yè)干一輩子,結果他只干了8年多古典音樂。他更是一個對咖啡極度狂熱的人。
弗里曼從很小的時候就著迷于咖啡,最初關于咖啡的記憶來自于四五歲時第一次聞到咖啡豆的味道。他一直都認為“用自動咖啡機做咖啡太沒逼格”。在創(chuàng)立Blue Bottle之前,他先后在交響樂團及一家音樂軟件公司從事單簧管演奏工作,期間弗里曼做手工咖啡的業(yè)余愛好逐漸發(fā)酵。
終于他放下了音樂的工作,專心投身咖啡事業(yè)。
起初并不順利,當他將自己售賣獨家研制的烘焙咖啡豆理念告訴專業(yè)人士時,遭到了拒絕。不過弗里曼并沒有就此放棄,他自己掏錢以每月600美元的費用租下了一套烘焙設備自己研發(fā)產品,嘗試各種咖啡豆和不同的烘焙技術,并且逐漸開始向當地商家推銷。
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店,是位于舊金山海斯谷(Hayes Valley)一個農貿市場里的貨攤。
生意的真正開啟源自于弗里曼與一位設計師的合作,他以持續(xù)一年每周免費提供1磅咖啡豆為報酬,請優(yōu)秀平面設計師為Blue Bottle設計了一個親民風格的Logo。
回報就是,一家名為Miette的咖啡館老板注意到Blue Bottle,并決定嘗試使用弗里曼烘焙的咖啡豆。后來,這位“老板”成了弗里曼的現任老婆,一箭雙雕哦!
和星巴克反著來:不做人人都愛喝的咖啡
弗里曼不想開一間跟著流行走的咖啡店,更不是成為一家連鎖速食咖啡店,與星巴克的路線不同,他走的是深耕小眾市場的路線,并開創(chuàng)了一個手工咖啡規(guī)?;\作的先例。
不走規(guī)模經濟,不把一個產品做到所有人都愛,只討好某領域的狂熱者,其中的風險很大。
開始時,有人質疑手工咖啡本身的屬性不適合規(guī)?;瘮U張。事實證明,弗里曼是對的。Blue Bottle與其它主流咖啡連鎖靠批發(fā)分銷咖啡豆盈利相反,其核心業(yè)務聚焦在零售店的手工咖啡及咖啡器具銷售上,這是一個高投入換取高回報的邏輯。投資人更是看中這一點。
行內對于Blue Bottle的評價甚高,說它是第三波咖啡文化的黑馬。
現在Blue Bottle的精品咖啡文化,已經深入人心,更是深受美國科技從業(yè)者的青睞。
那么Blue Bottle究竟是如何火起來的?
細節(jié),決定了弗里曼與Blue Bottle的成功。
堅守細節(jié),堅守品位
第一波咖啡文化指的是,只要是咖啡就去喝,速溶咖啡是其中的代表。
第二波咖啡文化就是以星巴克為首的咖啡飲料化。
現在被稱為第三波,是主推優(yōu)質原料、優(yōu)質篩選、優(yōu)質烘焙以及優(yōu)質沖煮的產地咖啡文化。
在一切都講求一個“快”字的今天,弗里曼依然堅守細節(jié),堅守他的品味。
1、寧愿讓客人等,也要慢
只提供烘焙后放置超過48小時的咖啡豆,這是弗里曼的第一原則。
使用昂貴的咖啡機,日式虹吸壺,現點現做,寧愿讓客人多等幾分鐘,也要保證咖啡的多層次口感!
日式虹吸壺
比如Blue Bottle 的Cold-Brew(冰滴咖啡),它需等待咖啡與水相融合后,在低溫環(huán)境下一點一滴萃取完成,整個制作過程前后一共需要十幾個小時的時間。
從咖啡豆選取,到咖啡制作、出售,店面設計,只要與產品有關,弗里曼每個細節(jié)都不放過,讓Blue Bottle有著咖啡界Apple的美稱,沒有讓Blue Bottle成為連鎖速食咖啡店。
2、將“盲試”新品做成儀式
對于每家門店的裝修設計,弗里曼都親自上陣,比如布魯克林的一家店靈感來自法國作家普魯斯特(Proust)的臥室;曼哈頓切爾西區(qū)的一家店靈感來自美國作曲家伯特·巴哈拉赫(Burt Bacharach)。
日本一家經倉庫改裝的藍瓶
在總部的時候弗里曼每天都會與咖啡師“盲試”新研發(fā)的咖啡,這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的儀式。
盲試
為了日本東京店,弗里曼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日式手沖咖啡的技術,在擴張店鋪的同時給顧客提供更美味的咖啡。
在東京的咖啡愛好者排隊等4個小時就為了喝一杯Blue Bottle手沖咖啡。
排隊的人群
3、對完美的深度追求
Blue Bottle還自己養(yǎng)蜂釀蜜。
店里的價格單簡潔明了,每種咖啡只有一個杯號,一個價格。
去年,為了專心經營咖啡店,弗里曼停止了烘焙咖啡豆批發(fā)業(yè)務,因為弗里曼發(fā)現,自家烤出來的豆子再好,放到別家咖啡店里,指不定做出什么樣的咖啡來,一定會影響顧客飲用Blue Bottle咖啡的體驗。
在進入 Blue Bottle 咖啡廳工作之前,所有員工都需要通過嚴格的訓練。
弗里曼Blue Bottle的成功,源自于他對細節(jié)的掌控,更重要的是他對喝咖啡這件事的極致追求。如果拋開這些,只求快速賺錢和擴張,Blue Bottle現在規(guī)模一定是現在的N倍,但一定只是個賣咖啡的連鎖店,無法成為真正的弄潮者。
弗里曼說過一句話:“我并沒有把一切都做得很完美。但是我認為直覺很重要……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,是了解人們的新機會?!?/span>
本文來源于金錯刀,由餐飲界m.thebridgeofsanluisrey.com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免責聲明: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m.thebridgeofsanluisrey.com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絡,僅供用戶免費查閱,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時性和有效性,若網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、延誤、不準確、錯誤和遺漏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處理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